这一夜,国内篮球专家的体面,被马健撕了个粉碎
发布时间:2025-08-15
一、
女篮亚洲杯的输球,很多球迷和所谓专家都把责任归咎在了主教练和场上球员的身上。
客观地说,这样的观点也不是完全的偏颇,多少也是有着一定的道理。
毕竟,上场打球的是她们,场边执教指挥的是主教练。
最后没有拿到理想的成绩,打出好的结果,肯定和他们都有着直接的关系。
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所以,球迷和所谓专家把批评以及指责给到球员和主教练也没有太大的问题。
但是,批评和指责过后呢?
能不能简单的思考一下这几个问题:
第一,如何转变这样的现状?
第二,如何避免把输球的遗憾留给自己?
第三,如何制定或找到获取比赛“胜利的计划”却很少有人提及?
第四,所谓的“专家”团队常常把“中国篮球理念和认知落后”挂在嘴边,但是“砖家们”所谓的现代篮球理念是什么?
第五,除了这些所谓的“专业片汤话”他们可能自己连一个正确的投篮动作都做不出来,那么这些所谓的专业建议难道只是为了赚取“热点”吗?
对于这5个问题,可以来说,马健问的是让人振聋发聩。
也可以说,是直接把国内那些所谓的知名篮球媒体人的体面,给撕了个粉碎。
众所周知,那几位都不是“科班出身”,自身可以说没有任何相关的篮球从业者的经历,就是凭借着年轻时候的一点爱好,甚至有的最开始压根也不爱好篮球,而是解说足球,后面因为相关的工作调动才转过来的。
所以,也可以说是妥妥的“半路出家”。
但是,不管喜欢不喜欢,爱好不爱好,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他们都不“专业”。
甚至就如同马健说的那样,他们连个最为基本的所谓正确的篮球动作都做不出来。
因为他们压根就不知道什么是正确的篮球动作。
靠的就是自己看的一些篮球比赛,以及自己的一些臆想等等。
二、
当然,也不是说这种“非专业球员”出身的媒体人就一定不专业,众所周知,好多NBA的解说员和媒体人也不是职业运动员出身,但是,他们就非常的“懂球”。
于是,他们这个群体就有了一个比较统一的称呼,叫做“学院派”。
意思就是说,他们的专业知识就像是“学院”教出来的那样标准,由此可见,他们确确实实是对篮球的理论知识做出了很深刻的研究。
每次他们解说的时候,都能够说出一些让人醍醐灌顶的观点。
不得不说,这些才是令人敬佩的“专家”。
反观咱们国内的那些“专家”,一场比赛下来,甚至是这么多年下来,嘴里翻来覆去的就是那几句话。
说的观点,就连咱们这些外行都能够说出来。
真的是要深度没深度,要内容没内容。
不说从他们这里获取一些知识了,就连最基本的比赛体验感都得不到。
真的是给大家一种,换自己上去也能干的感觉。
所以,最后马健就呼吁了,中国篮球的基础不错,但是,要想真正的步入到世界级的水平,不仅仅只是需要提升球员和教练员的水平,包括咱们的“专家”媒体人也需要提升自己的认知和专业指导。
因为,只有当他们这些主要信息传播者懂得世界篮球的理念了。
那么才是中国片篮球真正进步的开始。
最后这一段,算是马健直接对着这些媒体人“贴脸开大”了。
不得不说,真的是相当的痛快。
所以,中国篮球确实是需要更多马健这样的专业解说员。